企业班组要搞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前提条件是把培训的对象涵盖到企业的全体员工,使企业班组生产作业人员、安管理人员及企业经营主要负责人达到更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水平、更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全体员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真正去实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意识转变。
现场五要素“人、机、料、法、环”中“人”排在首位,人是企业里最重要的财富,人的生命过程是不可逆转的,所以,人的生命安全最重要。在现场管理中,要确保没有安全事故发生,也没有安全事故隐患,实现“零事故”。
安全重在预防,就是通过安全预防实现零事故。为了落实安全预防、实现终极目标的零事故,要通过现场安全检查发现、掌握现场所有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通过班组安全活动分析预防事故的发生。
班组安全管理的三项核心活动是:KYT(危险预知训练)、标准作业、异常处理三原则停呼等。
开展KYT活动的目的是依靠团队的力量,相互启发,共同查找岗位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并实施对策,以此提高员工对危险的感知度和安全能力。
危险(Kiken)
预知(Yochi)
训练(Training)
实施要点(4R法)
首先,班长(或活动小组组长,下同)召集班组员工(一般为5-8人),简要介绍事先选定的训练内容后
按以下四步实施
(1)掌握现状(1R):每个人针对作业情景,找出潜在的危险因素,想象可能出现的结果(每人提1-2条,轮流发言)。如果有组员回答的内容类似,其名字列在同一个“成员”框内。
(2)追求根本(2R):让大家发言,在已找出的危险因素中确定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2条,在“关键标定”栏内画一个“○”。两人或两人以上都挑选的项目画“◎”,画 “◎”的项目为关键的危险。
(3)制定对策(3R):针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每人提出自己的具体对策,并使对策集中,形成大家公认最为有效的对策1-2项(同一个危险的重复的对策不需要记录;同一个危险的不同的对策用序号进行区分;本班组能够实施的对策在实施栏填写“自主”,需要上报的对策填写“委托”。由班长对对策的实施进行确认)。
(4)目标设定(4R):班长把对策进行集中,确定为行动目标,班长带领大家以点指口述的形式确认行动目标(班长喊一遍“××××(行动目标),好!大家喊两遍)。
注意事项
1. 若参加活动人数较多时,将员工分成若干个KYT活动小组,每个小组5-8人为宜,由班长指定一人作为活动小组组长(小组长应接受KYT培训,掌握KYT活动的推进要点)。
2. 活动一定要强调集思广益,充分调动每个人积极发言,依靠团队的力量带动大家共同提高。
3. 每个员工每月至少参加一次KYT活动。
4. 每次的活动时间:可以选择在安全活动的时间或利用下班后10-15分钟的时间。
5. 活动方式可以采用班长拍摄某个作业现场照片后,组织大家在休息室内活动;也可以由班长带领大家在作业现场,针对某个员工的实操作业实施KYT;
6. 活动评价:由班长对KYT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对评价为“一般”或“较差”的项目,小组成员讨论对策。
7. 行动目标实施确认:由班长负责对对策的实施进行确认,并传达到小组成员。
8. 员工危险预知训练(KYT)记录表内容应手写,填写清楚。
对应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