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控制计划?
控制计划又叫 Control Plan,简称CP,是对产品 (Product) 及过程 (Process) 控制方法及手段的文件化描述。
须知控制计划CP在APQP(先期质量策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输出物地位,没有高效的控制计划产出,就不可能有高效的APQP产出。
大家是否注意到过 AIAG APQP手册封面标题是怎样写的吗?
"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and Control Plan"
没错,control plan 被放在了和APQP并列的位置,CP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02
控制计划有何作用?
1、质量,质量,质量
这个功能自然是主要的,这里反复说三遍以表示重视。
很好,控制计划简单地说是为了降低变差(minimizing variation),从而改善质量。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因此,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通过预先设计的APQP输出有效控制方案。
2、提高顾客满意度
这个实际上有些胡扯,不过还得提到:控制计划集聚在把资源用在对于客户更重要的过程特性以及产品特性上。
3、加强沟通/交流
作为动态文件,CP可以确定和交流产品/过程特性,控制方法和其他在控制计划“生命周期”中的更改。
03
控制计划CP的类型
CP有三种类型:样件CP、试生产CP、生产CP。
1. 样件控制计划 prototype control plan
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使用,此时模具往往为软模(样模),关注对象主要为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控制对象为产品)
2. 试生产控制计划 pre-launch control plan
用于过程设计/开发阶段,也就是样件试制之后的试生产之前,重点是尺寸测量,材料及性能试验;(因为过程还在设计,所以控制对象主要还是产品)
3. 生产控制计划 production control plan
用于产品和工艺的验证阶段并用于随后的正式生产,其研究重点是产品/工艺特性,工艺控制,测试,测量系统和人。(控制对象包括产品及过程)
- 核心团队应当负责制定控制计划,绝对不能让1-2个人草率地决策。
- 编制高效CP则必须对这一流程进行透彻的分析,而流程分析可以借助工具FTA-DOE-因果图等等。
- 在编制控制计划时,输入内容必须是全面的,这包括但不限于过程流程图、DFMEA/PFMEA、独特属性、相似产品的历史教训、设计评估以及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等。
- 确保控制计划与上游的文件,例如过程流程图、PFMEA,以及与下游文件操作指南保持一致。
- 控制计划一定是动态文件,应该保持实时更新。
04
如何编写控制计划?
控制计划一般都采用如下格式:
基础信息部分强调几处:
首先,左上角选定对应的控制计划阶段:样件 or 试生产or 生产;
其次,注意核心团队成员除了姓名,还需要有联系方式;
再者,务必注意CP的起草日期,以及最新更新日期。
主体分为四大部分:
工序信息 Operation (1-3)
产品/过程特性 Characteristics (4-7)
控制方法 Method (8-11)
反应计划 Reaction Plan (12)
如何编写控制计划?
控制计划表格式如客户没有以书面形式指定,则控制计划为APQP手册中指定的格式。(如客户有指定或提供则使用其)。
如果顾客未要求提供控制计划,则一个单一的控制计划可以适用于相同过程、相同原材料生产出来的同一个系列的产品(如:同一产品的不同规格)。在客户提出请求时,必须给出一个单一控制计划。
控制计划中的对应栏目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填写、编制。
1、对样件,试生产和生产选择等控制计划进行归类,并按被加工产品不同工艺时期控制计划在归类前框中打出“√”标志。
2、控制计划编号:填入控制计划编号。具体按照《文件管制程序》的规定进行编号。
3、零件号/最新更改水准:填入被控制产品的图号。如果发生变更,可以填写来自图样规范近期修订时间。
4、零件名称/描述:填入被控制产品的名称及控制过程的名称。
5、供方/工厂:填入制定控制计划的公司名称。
6、供方代号:填写客户所给的识别码,如果客户未给,就不再填写。
7、主要联系人/电话:填写主要负责人的电话号码。
8、项目小组:填上所有负责拟定控制计划最后版本的人的名字,部门及联系电话号码。如填不上者,请附一页。
9、准备时间:填写第一次准备控制计划时间。
10、修改时间:填写近期修改控制计划时间。
11、组织/工厂批准/日期:控制计划由品质保证责任者批准,并填入姓名和批准日期。
12、顾客工程批准/日期:顾客要求时,由顾客工程部门批准填入。
13、顾客品质批准日期:顾客要求时,由顾客品质部门批准填入。
14、 其它批准日期:如有其它要求时,则由其它人员批准填入。
15、零件或过程号:填入加工过程名称和编号
16、过程名称操作描述:填入加工过程描述。
17、生产设备、工装、夹具:每一过程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和每一过程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和重要的工装夹具或工具。
18、特性编号:将各工序产品特性及工艺特性依次编号。
19、产品特性:在产品的技术文件(包括标准、检验规范)中所规定的产品检测项目。
20、过程特性:列举了所有对产品特性有重要影响的过程参数。
21、重要度等级:填入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符号和公司规定的特殊特性符号。参见《产品先期策划管制程序》。
22、产品/工艺规范/公差:为个别产品制定控制计划,栏中填写特定技术要求。若对于一个系列的控制计划而言,允许填入共性的技术要求,具体的数值可不填。
23、评估/测量技术:标示出测量所用通用量具,专用检具及其它,使用前应对其稳定性及精度进行分析,评估,完善,使其不断满足该工艺对品质的需求。
24、样本容量/频率:当需要取样时,列出相应的样本大小和控制的频次。
25、控制方法:
描述对操作应怎样进行控制的方法,通过对过程的有效分析可采用统计技术(如:控制图),检验(首检、自检、过程检)记录等来对操作进行控制。
如果采用复杂控制程序,则将控制文件编号填到栏目内。规定为避免生产不合格品或操作失控所需要的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通常是由操作人员,检验人员和其他人员实施的。对预防措施应作文件化的规定。在所有情况下,可疑或不合格的产品应清晰标识,并隔离和处理。
26、反应计划
一旦控制计划得到批准,它将根据《文件管制程序》的规定分发给相关的部门。对于系列产品的控制计划在发生下述情况时,应评审和更新控制计划,其更改办法按《工程变更管制程序》执行。
①过程更改
②检验方法、频次等修订
③过程不稳定
④过程能力不足
⑤针对单一产品控制计划而言,除了上述条件下控制计划需要评审与更新之外,当产品发生变更时,控制计划还需要评审与更新。
在任何情况中,疑似或不合格品都有反应计划规定的责任人明确识别、隔离并处置。本栏目也可用于标记具体反应计划号码,识别反应计划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