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为什么很多工厂宁养一批闲领导,却不愿多养一个普通员工?

2025-04-01 栏目: 答疑精选 查看(28)

导 读:

在工厂做过工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工厂明明效益已经很不好,却还养着一帮闲管理,不上班不干活,喝着小酒抽着看烟,偶尔逮个正着,还能弄个零花钱。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工厂宁养一批闲管理,也不多养一个员工?

养员工的危害比管理者大很多

首先,员工是单独的点,管理者却是网中的结,抓起一个带出一片,干掉一个,打的是一堆人的脸。

其次,养一个闲着的员工的危害要比样管理者来得大,因为员工直接创造效益的,一堆人干活,边上一个看热闹的,很快就会出问题。

普工人人都能做,管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好

普工是个人都能做,做管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好。

别看人家闲,人家管理得当的话一年能为老板多赚好多钱。

普通员工最多是一双手在干活帮老板赚钱,有头脑的管理可以一个办法就能帮老板赚更多的钱或者省更多的钱,相比这下,普工的作用就不太明显。

有了管理者后,工人干活更积极

管理有他们的价值,工人也有工人的价值,在福利一般的工厂,工人的干活积极性就很一般,基本没有监督是不会好好干的。

而有了管理者之后,他们就会去管理这些工人,让老板省心省力,所以一般老板都会多招一些管理去管理工人。

管理者和员工比例多少正常?

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的比例,与企业的规模、经营的性质有很大关系。

一般情况下,大型企业的比例比较小,而小型企业由于部门设置并不能减少,所以比例可能要高一些,一般的比例是1:5至1:10之间。

1、管理人员与员工的比例通常来讲,在日资或台资企业中,人员管理有以下两个参考原则:

①间接人员、直接人员比例:间接人员—指除从事生产一线工作以外的员工 直接人员—指从事生产一线工作的员工,主要包括操作工、品管员等,间接人员:直接人员=1:20~50。

②每人的管理人数:每一层的主管直接管辖的部署人员,一般认为:高层主管:4~8人。

2、加工型企业的脱产人员是占的比例要大一点,因为这主要就是比例的问题,不过建议必须要符合生产才行。

脱产人员越多,对企业来说就是在增加成本,适当减少脱产人员,这才是真正决定成本之道。

同时脱产人员的工资必须要比正常的生产员工高,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也主动性。

你们是怎么看待工厂宁养一批闲管理,也不多养一个员工这个现象的呢?

咨询

系统解决方案

  • 百仕瑞制造

    制造业管理专家(内训+咨询)

    从一线主管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到制造业岗位建模及学习体系搭建,专注于制造型企业人才培养与绩效提升个性化解决方案。

  • 睿选优课

    企业一站式培训平台(公开课)

    “9大模块,3大层级”,行业+职位全覆盖,理论+实战全囊括,让老板省心、员工称心的学习平台。

  • 瑞制咨询

    精益企业系统方案供应商(深度咨询)

    转为制造型企业提供“本土化”兼具“国际化”的可实施咨询思路和解决方案,注重项目失效、财务收益和人才培养。

  • 睿邻

    领导力品牌(内训)

    帮助学员胜任岗位要求并不断挖掘个人成长潜力,专注自主课程版权和定制化项目的新锐领导力品牌。

留言

我猜您现在可能存在如下疑问:

你们能做什么?需要多少钱?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需要提供什么材料?售后服务怎么样?

联系吧
电话:400-921-0939
如遇占线或暂未接听请拨:1822103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