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孙志强:一位“爱解题”的高级技师

2022-06-20 行业: 机器制造 查看(3760)

一系列的采访中,我们接触了许多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技师,他们有的是焊工、有的是钳工,有的来自核电厂,有的来自车企……无论是哪位技师,他们都有着许多共性:有毅力、能吃苦、勤于钻研。但今天,我们采访的这位来自航空工业的高级技师就有些特别——他也有毅力、爱钻研,但他更有着“科学家”的劲头:忘我。在他的手上,再枯燥、繁琐和难解的工作,都能做好。他就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孙志强。

孙志强,男。2006年就读于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进入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装厂工作,现担任装配工、高级技师。

有韧性,不放弃,成功源于努力争取

孙志强是86后。2006年进入了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这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办学的大专。其实当时选择这个学校的原因很简单,谈不上“高大上”的情怀和梦想——就是因为学长说,这个学校就业前景好,重视实操技能、教学靠谱。但朴实的动机不代表平庸,十年后的孙志强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无比正确。

2009年,大专毕业的孙志强通过优中选优的“差额”录取方式,最终有幸进入了“沈飞”工作。意外的是,他并没有被分配到一线直接参与飞机制造,而是将他分配到了二线从事维修电工工作。“由于维修电工属于辅助飞机生产的工种,因此,每当看到学校里平时学习成绩比我差的同学都能直接参与飞机制造,心里总是有些落差,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再转到飞机制造。”

很快机会就来了——2009年底,由于沈飞公司总装厂面临着人员紧、任务重的严峻飞机生产形势,孙志强主动请缨到飞机一线去。“当时我的师傅还挺不理解的,一线责任重、现场苦,收入也未必有二线高,不理解我为啥要去一线。”但对于孙志强来说,这才是实现自己的心愿的好机会。这是他在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主动努力争取。

进入一线后,孙志强天天思考如何把一线工作做好。虽然对如何做好有些迷茫,但是孙志强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2011年他参加了沈阳市团市委青年高技能人才调研活动,有幸认识了当时已经很有名气的技能专家、全国冠军方文墨。文墨的话为他指点迷津,带他踏入了职业生涯的正式阶段。“他当时跟我说,技能工人不仅要立足本职岗位,还要在岗位上学会工作创新;技能大赛是一个很好的技能提升平台,通过多次在大赛中的学习与磨练,将外面好的技能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这样才能在工作中站稳脚跟。”

听完文墨的建议,孙志强更将定了自己成长的方向:以赛促技。从2010年开始,他便开始了自己的比赛生涯,从公司级比赛到国家级比赛,孙志强在一次次比赛中取得了技术的突破。成绩不理想了、累了,他就跟自己死磕。“中间也不是没想过放弃,但在‘指路人’的鼓励下又坚持了下来。”几年来,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与奋斗,终于在2015年,孙志强获得第十一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维修电工的第一名。

从普通的二线维修电工转身到获得全国比赛第一名,每一步都是孙志强努力争取的结果。只要认准了方向,他就想尽一切办法去实现,并且靠着韧性坚持下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勇敢的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让我练就了一个心境,无论遇见什么样的事,只要是我感兴趣的,我就会一如既往的选择坚持下去,这也是我这么多年为什么能一步步实现自己目标的原因。起初跟我一起进厂的有好多人,当时也选择了这条道路,慢慢地好多人没坚持下来,掉队了。他们如果也能坚持下来,那么也会取得属于他们的成功。”

挖掘乐趣,把工作当成“解难题

和其他技师一样,孙志强也有坚定、有毅力、勤奋等特点,但是他和其他技师的传统工匠精神不同的是,他有点“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家”气质。他把“钻研”二字诠释到了极致。他把每一个任务当成有趣的谜题去解开,每解开一个“谜题”,就让他信心大增,获得成就感。

孙志强刚投入到一线参与飞机制造的时候,巨大的喜悦和激动很快就被工作难度“降温”了。“涉及到飞机制造的具体工作太难了,由于飞机上需要铺设安装的导管和电缆成千上万根都不止,空间又狭小,你都不知道它们都怎么装上去的,一旦发生故障更不知道是哪方面出现了问题。”于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步步带着他和同事们去分析故障,这才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如同“解谜”一般的乐趣。

随后的工作中,他也更加投入。他花了很多精力在飞机的故障排除上,抽丝剥茧一样的过程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飞机系统太庞大,排除故障是最难的,跟汽车还不一样,由于飞机的功能系统太多了,并且系统之间还有关联,要一步一步的去排查。有时候是2-3个故障导致这个现象,排除了1个故障以后,还要找第2个、第3个故障。故障一排就是2、3天,光图纸就10多米长,有时候都快把人折磨疯了。”如果不是热爱与情怀,孙志强很难坚持下去。

除了具体的“解谜”,孙志强还爱钻研各种不同的工作方法,给公司解决飞机生产问题。他和同事组成了一支专业团队,针对公司的难题给出合理建议。“有时很多技术人员都很难解决的问题,却被我们这个小团队解决,效果非常好。”

孙志强的“忘我”也是出了名的。有一次,一架飞机出现了故障,孙志强从早上8点开始排查,连续排查了两天才把其中问题的“关键”揪出来。“一直排查不出来。只能第二天再继续,回家睡觉的时候嘴里念念叨叨的,我媳妇还以为我魔怔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工作中忘我,业余时间孙志强也不忘工作,他有一本专门记录故障的小本子,“不同性质的工作,我会分类,细化。”白天在单位学习时间很有限,就干脆把自家的北阳台改建成学习工作室,专门用来学理论、练手艺。

孙志强的“忘我”和一些基本工作法,不仅成就了他自己,也影响了旁人。他的“记录法”已经被他的小徒弟们传承了下来,甚至还学会了利用笔记本上记录的故障信息和排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支持对我很重要”

提到自己的成就,孙志强也非常感谢公司和各级领导以及周围人对自己的关怀、鼓励与支持:“如果不是公司给我提供这么好的成长、成才平台,给予我这么大的关爱与背后默默地支持,我又怎么可能在比赛中发挥的那么好,又怎么会在平凡的岗位上成长的这么快。”

“还有就是家人的支持;在我们青年时期,更多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比赛、技能提升上面了,这样就少了陪伴家人的时间。拿我自己来讲,我和我媳妇基本早上能见上一面,晚上她睡觉了,我还在练习,半夜12点我才睡觉,家里的事我一般都照顾不了。如果家里没有她细心料理,我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专注在工作、学习、技能提升上面。”

给后辈的建议

提及对后辈的建议,孙志强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第一是要学会“坚持”。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坚持才能让我们一步步的接近成功。

第二是要懂得“创新”。“技能提升是无止境的,对于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来讲,我们不仅要不断提高技能,还要时刻懂得如何创新;就像做一个水杯,看似容易,但我们要想的是如何用最高效的方法将其制造出来。”

第三是要了解新的“学习工具”。例如“思维导图”、TRIZ创新法等。它不仅可以让我们快速对处理事情具有新的、周密的、逻辑性的见解,还会学会按照重要程度做时间管理。

尾声

当初抱着简单想法进入沈飞工学院的孙志强,在平凡的岗位上靠着超强的主观能动性、韧性和“忘我”的工作境界,取得了现在的成绩。脚踏实地、勤奋刻苦,这是中华民族自古流传、耳熟能详的道理,但是实际生活中,能真正诠释好这八个字的人总是少数,这也是“越简单的道理越深刻”的原因,而86后的孙志强,用自己的亲身经验给了我们很好的示例:只要找对方向,努力投入,就有回报。

高振山:灵活应变很重要

高振山,男,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船装主管,市级高技能工人,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系统解决方案

  • 百仕瑞制造

    制造业管理专家(内训+咨询)

    从一线主管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到制造业岗位建模及学习体系搭建,专注于制造型企业人才培养与绩效提升个性化解决方案。

  • 睿选优课

    企业一站式培训平台(公开课)

    “9大模块,3大层级”,行业+职位全覆盖,理论+实战全囊括,让老板省心、员工称心的学习平台。

  • 瑞制咨询

    精益企业系统方案供应商(深度咨询)

    转为制造型企业提供“本土化”兼具“国际化”的可实施咨询思路和解决方案,注重项目失效、财务收益和人才培养。

  • 睿邻

    领导力品牌(内训)

    帮助学员胜任岗位要求并不断挖掘个人成长潜力,专注自主课程版权和定制化项目的新锐领导力品牌。

留言

我猜您现在可能存在如下疑问:

你们能做什么?需要多少钱?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需要提供什么材料?售后服务怎么样?

联系吧
电话:400-921-0939
如遇占线或暂未接听请拨:1822103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