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方式是从顾客的角度来研究价值流的增值,致力于降低成本并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产品质量,消除生产各个环节造成的浪费。把精益生产理论融入到集成化系统中,减少信息的无用传递,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合理制定生产计划,以达到按需生产。
精益生产方式的应用改变了企业原有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实现了准时制生产,提高了生产柔性。
二、精益生产方式
1. 准时制(JIT)
在离散型制造业中,机加和装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精益生产对于这种生产方式效率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精益生产起源于准时生产方式JIT,JIT又称丰田生产方式,是一种拉式生产方式,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大野耐一从美国的超市得到启发而推出,JIT生产方式有以下几个特征:
(1)准时生产,就是在需要的时间,按照需要的数量生产需要的产品,其生产指令主要通过看板来实现。
(2)拉式生产方式,生产指令只下达到最后一道工序,用看板进行信息拉动,信息流从最后一道工序逆流而上到第一道工序。实际生产的产量与计划完全一致,既不多生产也不少生产。
(3)合理配置各生产线和生产单元的作业人数,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达到“少人化”生产。
(4)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无价值的活动,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减少半成品和在制品的数量,压缩库存。
(5)进行多品种混流生产,培养多技能工,采用小组工作模式和并行工程方式。
2. 精益生产主要技术手段
精益生产包含多种管理方法,主要手段包括:
(1)目视化管理:为了使问题直观化,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明确出现的问题和改进的目标,通过可以发出视觉信号的工具,使信息迅速而准确的传递,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目视化管理的工具有信号灯、区域规划、标识、仪器图示和看板等,其中看板系统是目视化管理的主要工具。
(2)防错设计:通过控制方法可以进行纠错,即通过使用指示错误的报警机制防止人为错误,可以通过工具或夹具保证产品不会被装错,产品的设计要保证其不会被错误的使用。防错设计需要使用能检测错误零件的机械装置,当生产出现异常时能够发出警报或自动停机。
(3)作业标准化:作业标准化追求的是准确、高效、流畅的完成生产。标准化作业是达到完美过程最重要的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如何能够达到JIT所要求的准时制生产,重点就在于作业标准的设定和完善。作业标准包括质量标准、制作技术标准、作业顺序及其方法的标准、检查方法和判定基准、包装及前后工序的衔接等广泛的范围。
(4)快速换模:设备生产不同产品所需要的调整时间过长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换模主要分为内部换模和外部换模,内部换模是在机器停止后才能进行生产调整,它是影响换模时间的主要原因。外部换模是在机器运行时就对下一种产品的加工做准备。要减少换模时间就要分清楚哪些是外部换模,哪些是内部换模,把更多的内部换模调整到外部换模。
(5)生产线合理布局:生产线布局的不合理将会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周期,精益目标下的布局是为了使作业流水化,缩短搬运距离,各工序有机结合并把相关工序集中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