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发疯了。
美东时间4月7日上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发出“最后通牒”:
“如果中国不在星期二(4月8日)之前撤回其在长期贸易侵害之外再加征的34%关税,美国将从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50%的关税。”
注意,这是额外加征。算上之前几次的加征,10%+10%+34%+50%,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将达到:104%。
要知道,在特朗普上任之前,中国产品进入美国的关税是平均13%。
但和特朗普1.0时代,美国把关税大棒瞄准中国不同,这一次,美国把枪口对准了全世界,包括欧盟这样的传统盟友。
于是,在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下,欧盟被加征20%的关税,英国、巴西等国为10%、日本24%,印度26%,韩国25%,泰国36%,瑞士31%,而中国的税率为34%,仅次于几个东南亚国家。
太狠了。由于征税力度远远超出市场预期,全球绝大部分股市暴跌,国际原油市场暴跌,美股三大指数暴跌。甚至,连科技巨头们的股价,也集体跳水,市值蒸发数万亿美元。
明明是一套七伤拳,伤人又伤己,为什么特朗普还要这么干?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呢?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深入地讲讲这个话题。从哪里讲起呢?
就从关税开始说起吧。
关税
啥是关税?想象一下,有A、B两个国家,两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地盘,在自己地盘上做生意,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但有一天,A国和B国通商了。两个国家都可以把自己国家的产品卖给对方,从中赚取利润。
这当然很好,可问题是A国的产品,质量好,价格又便宜,B国根本竞争不过。
那,怎么办呢?只能耍流氓了,B国开始收保护费。你想在我的地盘做生意,那你要交保护费。
这个保护费,就是我们所说的关税。
交了关税,进口货就贵了。这样大家还是去买国产货,国产货就有了活路。
所以,什么是关税呢?它就像是人为砌起的一堵墙,给正常的贸易行为设置壁垒、障碍。有了这堵墙,卖东西出去赚别人的钱很容易,但别人想卖东西进来赚自己的钱,就没那么容易。
可问题是,你B国收保护费,加关税,我A国也不傻,我也可以加关税啊。
你加10%的关税,我就加15%,你再加到20%,那我继续加到25%。你加我也加。当加税的螺旋不断上升,就很容易爆发贸易战。
那,有没有可以遏制贸易战,调解纷争,确保贸易自由的办法呢?
有。这就是WTO。
WTO
WTO,全称是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WTO的历史。
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了《大西洋宪章》。这份文件为战后世界秩序奠定了基础,其中强调了国家的合作,确保所有国家都能分享贸易和资源的好处,无论这些国家的大小。
其中一项是这么说的:“要在尊重现有义务下,努力推进所有国家可享的福利,无论这些国家是大还是小,是胜利还是战败,在相同条件下,都能够获取它们需要的原料,参加世界贸易,以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
正是在经济合作理念的推动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于1947年在日内瓦签订。
从一开始,GATT的成员就承诺对特定商品相互征收相同的关税(称为“最惠国待遇”),并将进口商品与国内制造的商品一视同仁。
在接下来的40年里,GATT通过降低关税等方式,创造了更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到90年代初成员数量达到128个。
由于GATT是一个临时性协定,1995年,WTO正式成立,取代了GATT。相较于GATT,WTO使命更全面,更规范,覆盖的范围也更广,并具有更强大、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
WTO说白了,就是大家拉一个群。群里的所有国家,都要非歧视地对待其他成员,不能随便设置贸易壁垒。你不能今天向A国收5%的税,明天却向B国收30%。你必须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组织成员。
可以说,WTO的存在,在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把各国间的贸易纷争控制在一个确定的范围内,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但是现在,有人对WTO不满意了,他觉得在WTO机制下,自己国家一直在吃亏。
这个人,就是特朗普。
特朗普
特朗普对WTO一直非常不满,曾多次抱怨WTO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以及对美国极度不公。
在特朗普看来,美国的商品贸易逆差如此之大,就是因为不公平贸易的结果。
他的理由有两个:
第一个,美国的关税很低。但其他国家并不是真的同等的低。比如,美国对乙醇征收的关税仅为2.5%。而巴西对美国乙醇出口征收18%的关税。
第二个,很多国家暗戳戳设置了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抑制进口,增加出口。比如,操纵汇率,故意贬值本国货币,以获得对美国出口的价格优势;比如,收增值税,对本国商品退税,对进口商品增税,等等。
特朗普认为,这些,都在造成贸易逆差这样的不“对等”。所以,我要加:对等关税。
那么,什么是对等关税?怎么加呢?
举个例子,我和你做生意,我卖出去100元,买了200元,我“亏”了100元钱。我的亏损比是100÷200=50%。所以,我要加50%的关税。再给你打个对折。25%。
中国为什么是加征34%呢?因为根据美方数据,202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了4338亿美元,美国贸易逆差为2919亿美元,2919÷4338=67%,再打对折,所以对中国加征34%。
你看,这就是特朗普加征对等关税的逻辑。
可是,特朗普掀起的这场关税战争,真的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吗?
我建议你先认识这两个人:
麦金莱和胡佛。
麦金莱和胡佛
麦金莱(William Mckinley)是美国第25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最积极的关税倡导者之一。
特朗普很崇拜麦金莱,曾在就职演说中赞誉:“麦金莱总统通过关税和才智让我们的国家变得非常富有,他是天生的商人,为西奥多·罗斯福的许多伟大成就提供了资金”。
他还将美国最高峰的名称从奥巴马时期改名的迪纳利山恢复为麦金莱山,以示敬意。
而在关税上,说特朗普师承麦金莱都不为过。特朗普称自己为Tariff Man,而称麦金莱为Tariff King,可见其对特朗普的影响。
在麦金莱执政时期,他上任第一年就通过了《丁利关税法案》,将美国平均关税推高到57%,标志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达到历史顶点。这部法案持续了12年,也是美国历史上实施时间最长的关税法案。
但也正是在麦金莱时代,美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铁路里程从3.1万英里扩张至25.8万英里,铁产量增长16倍;煤炭产量增长23倍。1870年,美国在全球制成品的生产总量中占23%,到1913年,这一比重攀升至36%。
所以,在1890年,麦金莱说:“我们在农业上遥遥领先所有国家;我们在矿业上遥遥领先所有国家;我们在制造业上遥遥领先所有国家。这些都是我们推行保护性关税29年后拿回的战利品。其他体系能实现这种繁荣吗?”
恐怕,在特朗普看来,麦金莱时代正是美国的黄金时代,特朗普想效仿麦金莱,带领美国重回那个时代。
可是,推行保护性关税政策,就一定能重现麦金莱的荣光吗?
不一定。也可能成为胡佛。
1930年,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对20000多种的进口商品加税。美国进口的平均税率也由38.2%提升到了55.3%,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水平,被载入史册。
然而,胡佛的这一举措,很快引发了“关税报复的螺旋”,随后,加拿大、法国、德国等25国迅速采取报复措施,全球关税水平平均飙升50%。
这场贸易战,美国非但没有讨得便宜,反而大受内伤,占世界贸易总量的比重从1929年的13.8%下降至9.9%,进口额从1929年的44亿美元降到了1933年的14.5亿美元,出口更是惨不忍睹,直接从51.6亿美元跌到了16.5亿美元。
急剧萎缩的贸易,让美国经济萧条进一步加剧,也直接导致胡佛在随后的大选中大败于罗斯福,未能实现连任。
所以,特朗普想通过关税,让美国再次伟大,但未必不会成为胡佛第二,使得美国经济进一步走向衰退。
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着美国的关税胁迫,世界乱成了一团粥。有人投降、有人反制,有人惶惶不可终日。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人民日报最近发了一篇文章《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我特别喜欢。
这篇文章核心点就两句话:一句是“天塌不下来”,一句是“办好自己的事”。
先说说,为什么“天塌不下来”?
因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这片大海是经受得起狂风骤雨的洗礼的。我们手上可以打得牌很多,抗压能力很强。而且,我们对这场贸易战已经准备很久了。
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对中国采取贸易战以来,中国出口其实已经在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从总量上来看,美国虽然依然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国,但是从比例来看,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经明显减少,从最高超过20%到现在不到15%。
这就意味着,美国市场对于中国虽然依然重要,但是重要程度已经不及从前。
另外,特朗普的终极目的也不是打贸易战,而是为了在谈判中拿到更多便宜,这只是他“胆小鬼博弈”的策略而已。
什么是“胆小鬼博弈”?一条公路上,两辆汽车相对而行,速度开得都很快,你拼命按喇叭,让对面汽车让路,但对方视若无睹,像个“亡命之徒”一样,以高速向你冲来。
怎么办?如果你是足够理性的人,那么你可能会退让,“亡命之徒”极可能是博弈的胜出者。
也就是说,在胆小鬼博弈中获胜的关键,是要让对手相信你绝对不会退却,你越是表现强硬,对方就越有可能让路;但如果你知道对手绝对会硬干到底,那么最好的策略就是当个胆小鬼。
因为,撞车的结局是谁也不愿看到的,所以在最后关头转弯,是双方的最优解。
特朗普的关税战争,实际上就是一种极限施压的手段。最终的目的,是逼迫每个国家单独谈判,并且让自己在谈判中出处于优势的位置。
要挺住的,不光是中国,也包括美国自己。
所以,天,塌不下来。
然后呢,我们要“办好自己的事”。打铁还需自身硬,外部风高浪急,但我们要埋头实干,搞好自己的事情。
危机总是藏着很多机会。美国的冲击,也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
就拿最近这段时间来讲,不管是国产光刻机的突破,还是宇树科技的机器狗、机器人的技术领先,或是Deepseek的惊艳全球,无不是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的表现。
对内,要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不断提高民众收入和民生保障。从长远看,只有内需起来了,才能降低外部不确定性的影响。
对企业来说,活着才是硬道理。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只有企业好起来,人民的物质和生活才会丰盈,人人有工作,经济有发展,社会民生才会好起来。
未来仍然充满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唯一确定的,就是我们自己。从政府、到企业、到个人,我们所有人都要做好准备,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我们强大一分,胜算就多出一分。
尾声
三国时,曹操拥军百万南征,一路降者无数。鲁肃当时对孙权说了这么句话:
“众人皆可降曹,独将军不可降。”
这次由特朗普一手挑起的关税战争,很多国家都投降了,比如越南、以色列、印度、日本等国家。但中国坚决、迅速地予以反制,第一个向美国说“不”。
4月4日,面对着美国所谓的34%的对等关税。中国宣布反制,对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所有商品,全面加征34%的关税。
4月8日,针对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人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方必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如果美方置两国和国际社会利益于不顾,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是的。奉陪到底。中国的脊梁是压不弯的。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历经无数的磨难,但我们从来都没有投降这个选项。
如果别人非要打这场贸易战,我们当如何?一位伟人其实早就给出了答案: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