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管理对企业成本控制,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效的库存管理可以保证生产的持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据相关数据显示,公司的库存资金平均占据流动资产总量的40%-50%,但在高科技生产企业中,这一比例明显高于此。“物料有两组以上的编码”、“材料杂乱地堆积成仓库的一角”,成为许多制造企业仓库的真实写照。
不但如此,物料管理也是物资流转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枢。如何有效地实现物料库存控制一直为业内人士所热衷。
一、物料库存控制策略
为了降低库存,我们需要从仓库管理开始着手。仓库是需求、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等方面结果的直接反映。因此,“从仓库开始降低库存”需要在盘点、FIFO、收发货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管控。
1. 建立准确的库存数据库是实现库存控制的首要任务。库存与实际账面数据不符可能导致重复采购、滞销或无计划的停线等问题。
2. 在大多数行业中,要求实行先进先出(FIFO)的原则。如果发现某个物料没有按照FIFO原则执行,需要检查是否存在人为原因、疏忽、设计变更未及时正确执行、呆滞产生、生产部退料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生产计划改变、客户订单减少、物料品质问题等原因导致的。
3. 关注收货时间的长短并不是关键问题,关键在于每天收到的货物数量以及是否按照采购订单的要求按时到货。需要关注是否存在提前交货、急需物料的情况,以及这些情况背后的原因,如生产提前、客户订单紧急或其他供应商提前交货等。采购员和计划员应了解这些信息。
4. 根据生产计划,确保每天按照要求将适量的物料发到生产线上。同时,要关注实际发放的物料数量与计划是否相符,以及是否有缺料现象。此外,还要关注生产计划是否已获得批准,成品和半成品的库存情况,以及为何还需要继续生产等问题。同时,要确保所有物料都已发放,特别是那些珍贵物料。最后,要关注WIP(等待交付物品)的数量(包括系统记录和实物),以及现有的WIP是否足以满足当天的生产计划。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分解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供应链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包括需求管理、排产、生产管理、采购、供应商管理和仓储管理等方面。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库存管理才能得到有效地改善。
二、物料管理技巧
物料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需要的各类材料进行购置,验收,提供,保管,分配,合理利用,节约,综合利用,并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通常意义上,物料管理部门应保证物料供应适时、适质、适量、适价、适地,这就是物料管理的5R原则,是对任何公司均适用且实用的原则,也易于理解和接受,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1.适时是指供应商必须在指定时间内按时发货,以避免延迟发货、提前发货等。
供应商交货延迟会增加成本,主要表现在:
因物料延迟而造成车间工序的空等或者延误,挫伤了职工的斗志,造成效率下降和生产时间的浪费;
为了恢复正常的生产计划,各车间需超时工作或法定假期外出工作,造成工时费用上涨。因此应尽早发现有可能的交货延迟,从而防止其发生;
同时也应该控制无理由的提前交货,提前交货同样会增加成本,主要原因为:
交付提前导致库存增加和库存维持费用增加;
大量流动资金的占用造成了公司资金运用效率的退化。
2.适质是指供应商所送材料及仓库发往生产现场材料,其品质要合适并满足技术要求。
保证物料适质的方法如下:
企业应当同供应商订立质量保证协议;
设立来料检查职能,对物料的质量做确认和控制;
必要时,派检验人员驻供应商工厂(这种方法通常是为长期合作且稳定的供应商设计的,并且向该供应商下达的订单数量超过了其生产能力的30%);同时不应将某个检验人员长期派往一个供应商处,以防其间关系发生变化;
在需要的时候或者经常检查供应商的质量体系;
定期开展供应商评比工作,推动供应商间建立良性、有效竞争机制;
对低价位、中低质量水平的供应商制订质量扶持计划;
必要时,邀请第三方权威机构做质量验证。
3.适量购买材料的量应该是合适的,也就是说,对于买方是一个经济订货量,而对于卖方则是一个经济受订量。
在决定合适订货数量时,要考虑到下列因素:
价格是随着采订货数量的多少而变动的范围,通常订货数量越多价格就越高;
订货次数和采购费用;
库存维持费用和库存投资的利息。
4.适价 采购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或服务价格的高低,在确保满足其它条件的情况下力争最低的采购价格是采购人员最重要的工作。
采购部门具有标准化组件、开发供应商、开发替代用品以及对供应商行为进行评价与分析等功能。
为实现这一目的,采购部门应掌握下列方面的决策权:
挑选并决定供应商;
使用任何一种合适的定价方法;
对物料提出替代品。
采购部门一般都能提供当前正在使用的材料的替代产品,并有义务提请用户及申请采购者注意。当然,是否接受这些替代品要由使用者/设计人员最终作出决定;
采购部门须与潜在供应商保持紧密联系,若用户直接接触供应商且采购部门不了解,就会出现“后门销售”现象,也就是潜在供应商透过影响用户在物料规格上的需求而成为惟一供应商或应用采购者在私下向供应商作出某些承诺,这导致采购部门无法以最经济的成本签署他们期望的合同。
5.适地物料原产地位置要合适,越接近使用地越好。距离远了,运输成本高了,对价格无疑是有影响的,而沟通协调,处理问题又十分不便,易导致交货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