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浪费现象广泛存在于各行业、各组织,并对经营、绩效造成负面影响。企业通过对这些浪费的鉴别与杜绝,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质量,从而提升竞争力。
7大浪费有哪些
要识别浪费(muda)就必须先了解它、认识它,通常把制造业发生的浪费归纳为7种:
类型I:生产过剩浪费。
类别II:库存浪费。
类型III:搬运浪费。
类别IV:动作浪费。
类别V:不良浪费。
类型VI:加工浪费。
类别VII:等待浪费。
一、最大的浪费-生产过剩的浪费
生产过剩的表现形式
“超量产生MUDA”会产生新的MUDA(二次的MUDA)
1原料,部品预先吞服;
2.电,空气和其他能源浪比较大;
3.货架和箱子数量增多;
4.搬运者,输送增多;
5将等待浪费掩盖了稼动率的缺失;
6给先进先出带来难度;
7将导致库存空间浪费;
8 LEAD-TIME变长(在库增加)。
到销售为止的时间变长(换算成资金变慢了,也就是现金流变慢了)
生产过剩的发生原因
超产的MUDA才是一切MUDA产生的根源:
1.对机械故障,恶劣等放心保障;
2. 错误的稼动率向上、外观的能率向上;
3.生产线停了,这是一种罪恶思想;
4.作业员太多(没有按照TACT-TIME进行生产);
5.对业务订单的预测错误;
6.生产计划和统计错误。
解决对策
1.客户导向弹性生产系统;
2.单件流生产线;
3.看板管理是否落实;
4.快速换线换模;
5.作业方式少人化;
6.均衡化生产。
注意点
1.装备余力并不必然埋没成本;
2.在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首先要努力考虑的是作业人员的削减,而不是解雇,而应该是更加合理和高效的施人。
二、最恶的浪费-库存的浪费
库存浪费的表现形式
1.不良品存库房待维修;
2.设备能力不足导致安全库存问题;
3.换线时间过长,导致每一次大量生产都被浪费掉;
4购买过多材料成为库存。
造成二次浪费
1造成不必要的移动,堆放,摆放,寻找,防护处理和其他浪费行为;
2让先进先出作业难;
3.损失利息和管理费用;
4.物品的使用价值将被降低而成为呆滞品;
5.占用厂房,使工作场所过剩,浪费仓库建设投资;
6.导致看不见,摸不着浪费。
隐藏的问题点
① 没有管理的紧张感;
② 设备能力及人员需求误判;
③ 对场地需求的误判;
④ 产品品质变差的可能性;
⑤ 容易出现呆滞物料。
库存浪费的发生原因
① 视库存为当然;
② 设备配置不当或设备能力差;
③ 大批量生产,重视稼动时间;
④ 物流混乱,呆滞物品未及时处理;
⑤ 提早生产;
⑥ 无计划生产;
⑦ 客户需求信息未了解清楚。
水量(在库量)低减,石头(问题)就显现出来
解决对策
1.库存意识上的变革;
2 U型的装置配置;
3.均衡化生产;
4.生产流程调整流畅;
5.看板管理是否落实;
6.快速换线换模;
7.生产计划的安排兼顾库存的消化。
注意点
1.库存,万恶之源;
2.减少安全库存。
三、最长的浪费-搬运的浪费
搬运浪费的表现形式
1.必要外搬运距离;
2.一时的临时堆积,搬运;
3.搬运车辆空车步行;
4.台车不断堆放;
5.台车上的空间浪费;
6.主辅线上的携带;
7.破损,出现刮痕。
搬运浪费的发生原因
① 生产线配置不当;
② 工程间衔接不好;
③ 坐姿作业;
④ 设立了固定的半成品放置区。
解决对策
① U型设备配置;
② 单件流生产方式;
③ 站立作业;
④ 避免重新堆积、重新包装。
注意点
① 工作预置的废除;
② 生产线直接化;
③ 观念上不能有半成品放置区;
④ 人性考虑并非坐姿才可以。
四、最隐的浪费-等待的浪费
等待浪费的表现形式
① 自动机器操作中,人员的“闲视”等待;
② 作业充实度不够的等待;
③ 设备故障、材料不良的等待;
④ 生产安排不当的人员等待;
⑤ 上下工程间未衔接好造成的工程间的等待。
等待浪费的发生原因
① 生产线布置不当,物流混乱;
② 未均衡化生产;
③ 生产计划安排不当;
④ 工序生产能力不平衡;
⑤ 材料未及时到位;
⑥ 品质不良。
解决对策
① 采用均衡化生产;
② 单件流生产、设备保养加强;
③ 实施目视管理;
④ 加强进料控制,标准手持设定;
⑤ 明确人员分工。
注意点
① 自动化不要闲置人员;
② 供需及时化。
五、最多的浪费-动作的浪费
动作浪费的表现形式
① 物品的左右手交换取用(重复抓取);
② 作业中出现错误,进行修改;
③ 伸手取远处的部品,甚至走着去取部品;
④ 未倒角之产品造成不易装配的浪费;
⑤ 动作顺序不当造成动作重复的浪费;
⑥ 寻找的浪费。
动作浪费的发生原因
① 作业流程配置不当;
② 缺乏培训教育;
③ 设定的作业标准不合理。
解决对策
① 单件流生产方式的形成;
② 生产线U型配置;
③ 标准作业之落实;
④ 动作经济原则的贯彻;
⑤ 加强培训教育与动作训练。
注意点
① 补助动作的消除;
② 作业标准;
③ 预定时间标准原则(PTS)
六、最深的浪费-加工的浪费
加工浪费的表现形式
① 超出/低于产品特定需求的精度;
② 多余的作业项目;
③ 最终工序的修正动作;
④ 频繁的分类、测试、检验;
⑤ 多余不必要的标记。
加工浪费的发生原因
① 作业内容与工艺检讨不足;
② 模夹治具不良;
③ 标准化不彻底;
④ 材料未检讨。
解决对策
① 工程设计适正化;
② 作业内容的修正;
③ 治具改善及自动化;
④ 标准作业的贯彻。
注意点
① 了解同行的技术发展;
② 公司各部门对于改善的共同参与及持续不断的改善。
七、最低级的浪费-不良品的浪费
不良品浪费的表现形式
① 因作业不熟练所造成的不良;
② 因不良而修整时所造成的浪费;
③ 因不良造成人员及工程增多的浪费;
④ 材料费增加。
不良品浪费的发生原因
① 标准作业欠缺;
② 过分要求品质;
③ 人员技能欠缺;
④ 认为可整修而做出不良;
⑤ 设备、模夹治具造成的不良;
⑥ 检查方法、基准等不完备。
解决对策
① 自动化、防误装置、标准作业;
② 在工程内做出: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交付不良品的品质保证“三不政策”;
③ 单件流的生产方式;
④ 品保制度的确立及运行;
⑤ 定期的设备、模治具保养。
注意点
① 能回收重做的不良;
② 能修理的不良;
③ 误判的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