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要管好现场的人、机、料、法、环五大对象,不仅是为了让生产顺畅,准时完成订单任务,更重要的是对现场进行动态风险管理。
只有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让现场要素流动稳定安全,才能保证质量、效率。
但通常情况下,班组长在基层一线忙碌,对于需要协调各部门来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可能会造成更大损失。
想要让班组长发挥挖潜增效的作用,就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今天分享这9个现场管理的动作,既适合班组长使用,中层管理干部也适用。
动作一:走动
现场是动态的,管理也需要随之变化,基层管理者不能一直坐在办公室里。要经常巡现场,掌握现状,才能更好地指导工作。
动作二:衔接
生产车间的很多工作是需要跨部门衔接的,班组长不能只挑自己喜欢的干,或者任凭下属做一堆的半成品堆在车间,不往下游流。当有轮班作业时,各班人员还需要交接工作,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动作三:倾听
班组长需要保持耐心,倾听下属的反馈,将心比心,才能工作舒心。各级管理者都要加强沟通,鼓舞人心,扫除团队沮丧和怨气,使下属及时意识到自身不足,明确利害关系,才能带领团队继续成长进步。
动作四:观察
班组长巡查现场,不要走马观花,多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思考预防和解决对策。
应该着重观察以下五个方面:
1.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操作行为。
2.设备运行状态和设施情况。
3.现场物料的管理情况。
4.作业场所的环境状况。
5.现场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风险隐患及时纠正。
动作五:宣讲
安排工作任务时,要讲清楚要求和目标。别让下属一头雾水,不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班组长接收到上级的政策或指令时,也需要充分解读消化之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转达给下属,保持从上到下对信息的统一理解,让行动更迅速。
动作六:指正
班组长在下属遇到问题时,或主动观察发现有问题,就给予指导和帮助。别让大家瞎琢磨,错过问题的解决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让团队少走弯路。管理就是要及时扶正、止损。
动作七:跟进
盯紧工作进度和目标完成情况。不能等到最后一刻才关心,分段关注工作进展,确保任务能够按时顺利完成,形成良性工作循环。
动作八:分析
要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在审视过程中,敏锐地找出问题所在,正确认识以往工作中的优缺点,帮助我们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提高工作效益。
通过总结的思考,也可以锻炼管理者写的能力,弥补大多数管理者会做不会写的不足。能培养出更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管理者。
动作九:汇报
别当闷头干活的老黄牛,要主动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度,让他了解你克服过的困难,做到的结果,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也要大胆反馈,争取协助。
人与人的信任与认可,都是在一次次接触中慢慢积累的。
---
这9个动作虽然简单,很容易实践,贵在持续。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来源 | 万企品智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