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祸患常积于忽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班组安全作为企业安全防线的基石,不容丝毫管理疏漏。抓好班组安全精细化管理,是预防事故、保障员工生命与企业财产安全的关键。
精细化管理不是小气抠门,而是将实用技巧巧妙组合运用,便于实施精确计划、决策、控制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
01
制度写细
通常情况下,每项工作都需要提供操作规范,以明确步骤、手法及安全要求。
例如,维修一台设备,从零件拆卸的先后顺序、检测手法的要求,到组装的步骤,都应以文字或视频的方式给操作人员学习及参照执行。这不仅能让人员按部就班,杜绝因操作模糊导致安全事故。并且,在制度中将每个岗位的安全职责细化到个人,确保其在关键时刻 “不掉链子”。
制度的细化与明确,是班组安全管理的前提。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需要与行业新规、企业新要求或班组工作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今年建筑行业高空作业规范又有更新,相关单位就需要及时开展新制度的培训,确保施工安全。曾有一家机械加工厂,新引进一台数控机床,但没有让操作人员充分理解操作规范便让其上手,导致操作人员边摸索边操作,导致刀具失控飞出,差点酿成大祸。在制度执行中,还需强调安全确认。
每项操作前,员工都应依照制度 “安检”,确认人员正常、工具完备、设备就绪,方能开启工作日程。
02
人员管细
在工作中,人容易出现不安全行为。而且分为主动违反和被动违反。
比如,主动违反的行为有不戴安全帽、违反操作规程等。当人员的情绪低落、认知不足时,主动违反的行为更明显。如果有良好的安全文化,人人都在说安全、讲安全、重安全,可以有效降低不安全行为。安全培训是提升员工安全素养的重要方式。
无论是新员工,或是老员工,需要定期接受安全知识的培训,牢固正确佩戴安全帽、熟练使用灭火器等一系列安全基础技能,为自己撑好生命的这把 “保护伞”。培训方式不能局限于传统课堂的 “填鸭式” 教学,可以通过事故视频的 “震撼教育”,模拟演练,让员工将安全知识转化为肌肉记忆。班组长也要多关注员工的心理和身体变化。若发现员工情绪不佳,或身体不适、面露疲态,要及时了解疏导,必要时调整工作安排,绝不让员工带“病”上岗。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人员管理中,安全确认贯穿始终。
班前,班组长确认员工精神饱满,员工自查防护用品穿戴整齐;工作中,员工相互监督,确保操作符合安全规范,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员的良好氛围。
03
现场理清
作业环境管理需严谨规划。设备、工具及物料应按既定布局有序摆放,定置图作为指导依据,确保高效取用,避免混乱导致的事故风险。
环境卫生维护是基础,定期清理作业区域,去除潜在污染源,保持地面干燥,降低人员滑倒风险,确保作业连续性和人员安全。安全检查机制需细化且全面覆盖,各岗位、设备均配备详细检查清单,执行定期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避免形式主义,确保检查实效。安全确认环节要求员工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排查,确认逃生通道无阻碍,警示标识清晰可见。设备启动前,必须验证防护装置完好,且安全设施需经历定期性能测试,维持其可靠状态,以预防事故发生。
《墨菲定律》指出: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因此,安全检查与确认的严谨性,是班组安全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些措施可以通过推行6S管理活动来夯实。---班组安全精细化管理,要做好制度、人员、现场及风险排查。班组安全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正是实现零事故、零伤害的安全生产环境。只有班组安全做好,企业安全防线才牢固,上班才能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