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我的人生就像一根焊条 - 刘海林

2022-06-20 行业: 能源化工 查看(2480)

今天采访的这位工匠,在电焊领域有着实打实的本事,在该领域更是获得了累累硕果:2009年中海油第三届技能大赛,总成绩第七,手工电弧焊第一;2010年北京首次嘉克杯大赛第一名;中海油第五届技能大赛第三名;天津市技能大赛第三名;2019年获评能源化工系统的大国工匠,首届海油工匠。他就是刘海林。

刘海林,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海油工程建造事业部工程副队长,1998年进入中海油,如今成长为首届海油工匠。

20年的焊工生涯

1998年,刘海林进入了中海油,干起了电焊这一行当,这一干便是20年的光景。

在入职的第一年里,总共有30多人,所有人从学徒工开始做起,实行淘汰制。这个初级阶段对所有人都是巨大的考验。从对电焊的认识,到电焊的基本手法,再到电焊其中的一些小诀窍,哪怕要获得这些最基本的认识,都要付出不一般的艰辛。在每天重复、繁重的劳作中,焊渣从裸露的衣领、袖口、裤腿飞溅到皮肤上,灼伤在刘海林身上留下许多伤痕。“工人没有不吃苦的,贪图安逸做不了技工,更做不了焊接技工。”不到一年的光景,原先的30多人,便转行了一大半。但刘海林却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力走过了电焊工的初级阶段。他说这个过程“第一是凭自己练、悟性、吃苦耐劳的坚持;第二是跟师傅一起学,各式各样的工况对技术有一定的挑战。”

2009年,刘海林参加了中海油第三届技能大赛,拿到了总成绩第七名,更斩获了手工电弧焊的第一名。拿到好成绩的刘海林并未沉浸其中,而是回顾了这次的比赛,找出了自己存在的短板,同时对自己已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补充。也正是这种善于反思、善于总结的品格,一路引领着刘海林的成长。

2012年,他以过硬的业务能力成为中海油电焊工作室带头人。也从这一年开始,刘海林步入了专业领域的拔高阶段。一方面,他极大提高了专业领域的认识:他继续参加业界的各种技能大赛,开始接触一些特殊材料的焊接,参与焊接工艺的开发,“对电焊技能扩展到全面的提高和认识,从单纯会干到有了独特的认识。”而另一方面,在实操领域他开始运用自如。”从按照标准干,到我想怎么干。”他开始尝试针对该领域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向更多后来者讲解自己的经验,给更多的同行做相关的指导。

2019年,从业整整20年的刘海林,被选为能源化工系统的大国工匠,中海油的首届工匠。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他自认为他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成功的关键。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在专业领域永不退却、迎难而上。另外,他也认为“学徒过程中,传统的传帮带很重要。”在他入行之初,他就认认真真地跟着自己的师傅学,根据师傅的指导,不断摸索与前行。最后,“技能人才通道、评鉴机制也很重要。”在他的职业路径中,一次次技能大赛的奖励无疑激励着他朝着更高的目标发展。加之中海油开放的晋升通道,让他有充分的动力去提升自己,以获得更高的职场地位。

肩头的双份职责

如今的刘海林身兼两份职责,他一方面出任海油工程副队长一职,一方面则担任工作室带头人。

作为海油工程副队长,下辖电焊四个班、铆工两个班。队伍主要职责为承揽中海油内部在建的生产项目、外部投标、国外项目。团队通常在天津场地、海上开展施工。

海油成立工作室后,刘海林兼职工作室带头人。工作室秉承着“指导难题、创新创效、技能人才培养“的创办方针。工作室成员通常会制定整体计划,进行分工,自己跟踪相关情况,面对问题相互协商解决与攻克。但如今,刘海林却觉得工作室的发展陷于了一定程度的停滞。一方面,源于成员的力不从心和理论提炼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工作室目前只是针对基层的小项目,公司级别的研发项目参与度不够。他认为,工作室应如何继续发展,需要更多政策引导。

为此,他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其一,“更高的眼界,得走出去看看。”其二,“最好的学习,除了培训之外,更多是日常的实践。比如公司级的科研项目,应该让一些好的技能人才参与进来。技能人才有时候现场是比较清楚的,前期设计规划阶段如能参与进来会更好。再高的眼界还是要落实到现场中来。”其三,“我们应该先专注建好几个工作室,让它产生品牌效应?还是遍地开花?哪种比较好,应该思考一下。假设遍地开花的情况下,又怎么聚焦能量聚焦在一起?如何去整合资源、发挥影响力,把优势资源集中在一起?这个要做试点,需要论证一下。”

给新技工培训的几点建议

在电焊领域摸爬滚打20多年的刘海林,见证了一批批技工的成长。他认为,但凡好的技工,首先具备踏实心态,在下边踏实干活,追求明确,精益求精;其次,他们通常能长期坚持不懈地积累。

他也认为,一名优秀的技工,除了专业技能外,还应不断地学习其它相辅助的能力。第一,“理论知识要不断学习,以前让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现在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干,那就需要进行理论学习”;第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能给他干好,但是会出现特殊材料等特殊情况。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改善,这方面能力有待提高”;第三,操作能力与总结分析写作能力需要均衡发展。

相对应地,他对关于技师的培训方法也有着自己的见地。对于通常单纯地讲理论知识而言,但每个人接受程度不一,吸收效果也不一。为此,他认为“针对一线的技能人员,纯理论不一定好。案例分析、出个问题让他找毛病,针对他自己解决问题的逻辑,再结合标准的评比或与答案相结合,这样的话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同时,也应在培训中加强项目的交流,案例式地分享,让技工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快速的经验积累。

尾声

万事开头难。刘海林从相同的起点出发,凭借自己过人的吃苦精神,走进了电焊领域。从现场的实践能力,到技术的理论提升,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竭尽全力。他把自己比作一根焊条,在仅有的长度里,热烈且亮堂。刘海林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值得每一位年轻技工学习。

高振山:灵活应变很重要

高振山,男,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船装主管,市级高技能工人,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系统解决方案

  • 百仕瑞制造

    制造业管理专家(内训+咨询)

    从一线主管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到制造业岗位建模及学习体系搭建,专注于制造型企业人才培养与绩效提升个性化解决方案。

  • 睿选优课

    企业一站式培训平台(公开课)

    “9大模块,3大层级”,行业+职位全覆盖,理论+实战全囊括,让老板省心、员工称心的学习平台。

  • 瑞制咨询

    精益企业系统方案供应商(深度咨询)

    转为制造型企业提供“本土化”兼具“国际化”的可实施咨询思路和解决方案,注重项目失效、财务收益和人才培养。

  • 睿邻

    领导力品牌(内训)

    帮助学员胜任岗位要求并不断挖掘个人成长潜力,专注自主课程版权和定制化项目的新锐领导力品牌。

留言

我猜您现在可能存在如下疑问:

你们能做什么?需要多少钱?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需要提供什么材料?售后服务怎么样?

联系吧
电话:400-921-0939
如遇占线或暂未接听请拨:1822103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