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制造企业中,生产车间的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因为车间生产现场的管理关乎企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搞好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消除“跑、冒、漏、滴”和“脏、乱、差”状况,提高产品质量和员工素质,保证安全生产,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管理好一个生产车间呢?
一、车间生产现场存在以下问题:
1、物料部品周转货架堆放混乱、作业台上摆放物件杂乱无章,使用制作工具新旧不一;
2 生产过程把握缺失,现场无法准确知晓生产进度状况,无法对每一道工序的准确生产状况、品质状况进展统计(包括工序的生产效率状况、工序的合格率水公平),返工返修比例等重要生产品质数据的统计;
3、仓库发料或车间领料后没有将不同产品的物料分开放置,存在生产使用时有找料待工现象;
4、部品转运时标识不明确或没有标识,无法区分部品的状态,有将不良品、待检品、待校品混入良品、已校品风险;
5 现场生产没有具体的打算周期说明;
6 关键工序的生产记录缺失,有的工序没有严格依据生产工艺生产并保存记录(比方返修部品、缺件耗时工序缺失记录)。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改善车间目前的生产现场,提升车间的生产效率、标准生产操作流程、提升产品品质,特拟定此车间现场管理改善提升方案。
二、车间现场管理改善提升方案
1、人员管理
首先,针对车间生产的员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实行制度化的管理,改掉自由散漫的风气。此外,通过奖惩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所有的员工朝着制定的目标努力,劲往一处使。另外,根据生产线、生产小组等逐层设置管理人员,进一步加强对生产人员的管理。
2、物料管控
物料对制造业开展生产的基础,没有相应的生产物料,生产就难以进行。因此,物料的管理格外重要。针对企业当中购入的生产物料,应当划分相应的管理区域,有专人负责管理。每一次的随领随用,不得多领,从而造成物料堆积。
此外,根据企业近期的生产计划,提前计算物料的供应情况,如果物料不足,需要提前进行购入,不能耽误企业的生产。
3、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是生产车间的首要任务。因为生产产品的不同,有的产品对生产的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现场的温度、湿度、卫生等。因此,生产车间当中一定要有着良好的卫生环境,不让颗粒、药粉堆积。现场卫生清洁各车间应责任到人,进行区域划分。
此外,根据生产产品的不同,从而进行湿度、温度等参数的调节,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4、现场标准化
生产现场应该有的标准很多,包括作业和品质标准,5S与安全标准、操作与维护标准,流程与返工标准、安全库存标准等等。
很多工厂现场都有SOP(标准化作业流程),可以观察这些标准是否有漏项、能否易于执行、中间是否有断点。检查是否写的、说的、做的一致,质量控制点是否以醒目的标志或颜色加以突出。
还可以通过观察同一个工序的不同员工具体操作过程,发现其中是否有差异,包括动作的顺序、操作力度、是否有遗漏等方面。有差异说明员工缺乏标准化操作培训,则产品发生变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5、品质管控
生产现场应着重留意车间对于不良品的处理方式。好的工厂会将问题暴露出来,而不是将不良品和废品掩盖起来。
例如用灯光聚焦废料,或用红色标签将其醒目标出,这样可以立刻知道废料是否在增加,或者生产流程的某段是否正在生产不良品。
在制品、半成品的可追溯性也可以在现场很容易地看出来。在好的工厂里,每个部件都有一张卡片或一份文件跟随流转,注明来源、经手加工的人员、所使用的设备等信息,在任何工序发现问题均可轻易追溯到源头,也便于改善。
通过观察不良品数量和比例,也可初步判断一个工厂的质量控制过程是否合格。
6、目视化
目视化管理是一个生产企业管理水平的直观传达。在管理良好的工厂中,目视化工具随处可见。
管理看板,可分为静态的和动态的管理看板。静态的看板主要是传达组织长期的管理理念,动态的看板是管理者随时要把握的管理信息,更能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7、工具设备状态
在好的工厂里,设备整洁而且保养良好,设备相关信息一目了然并且即时更新。
在一个铸造厂的机加工车间,虽然各种车床都不是很先进,甚至历史很长,但都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转。
每台机器的侧面都醒目地贴着一张卡片,上面记录着该设备的型号、采购日期、价格、供应商、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等等。
8、数据管理
伴随着企业生产的进行,车间时时刻刻都在产生信息数据,面对庞大的信息数据,需要专人对这些数据进行记录管理,以便了解清楚每个车间、每个环节的生产详情,从而为企业的计划提供决策的依据。
9、公共区域管理
生产车间除了生产区域之外,还有公共区域需要管理,其中包括传递窗、二更门。因此,车间公共区域也应该明确相应的管理人员,每天都要进行检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