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六西格玛(Lean Six Sigma,简写为LSS)是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的结合,其本质是消除浪费。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整合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吸收两种生产模式的优点,弥补单个生产模式的不足,达到更佳的管理效果。精益六西格玛不是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互相补充、有机结合。
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方法是项目管理中使用的两种独立且完全不同的工具。但是,当它们一起使用时,对于遵循精益六西格玛五大法则的组织是非常有效的。
精益六西格玛的五大法则是为组织的质量改进提供路线图而制定的指导方针。此外,这些指导方针有助于改善以客户满意度为目标的业务流程。它们是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思想相结合的结果。百仕瑞精益专家总结如下:
精益六西格玛五大法则
市场的法则
顾客需求定义质量的高低,顾客需求是项目改进的重点。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组织的利润增长就是一句空话。
灵活性法则
任何过程的速度与过程的灵活性成正比。灵活性指的是人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的难易程度。想提高过程的速度,就要减少转换工作或任务带来的损失。在制造业领域,你可以通过观察繁杂的工作转换和设备或机制更换所需的时间来判断过程是否灵活。在服务领域,你可以通过观察人们追踪丢失信息的时间,适应不同的计算机系统,来判断过程是否有灵活性。
集中法则
数据显示,过程中80%的问题或延迟是由20%的活动引起的。所以你只需要集中来解决这20%的问题,你就可以取得80%的进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时间陷阱”。
速度法则(列托定律)
任何过程中的速度与WIP成反比。所以,WIP上升,速度下降。WIP下降,过程速度上升。经验:要使过程更快,减少WIP。
复杂性和成本法则
与低质量(西格玛值较小)或低速度(非精益)的过程相比,复杂性的产品或服务会增加成本或WIP。所以你最初的改进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减少工作中涉及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种类。这一个管理决策,必须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准确的市场信息支持。
精益六西格玛的五个法则应该被认真遵守,这样组织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在制造过程中提供成本节约的基础,他们还优先考虑客户的需求,并确保他们继续与组织合作。
精益六西格玛五个阶段
定义阶段
1.定义顾客需求,分析系统,寻找浪费或变异,确定改进机会;
2.分析组织战略和组织的资源;
3.确定项目:包括项目的关键输出、所用资源、项目范围。
测量阶段
4.定义流程特性;
5.测量流程现状(包括各流程或动作需要的时间);
6.对测量系统分析;
7.评价过程能力。
分析阶段
8.分析流程,查找浪费根源或变异源;
9.确定流程及关键输入因素。
改进阶段
10.确定输入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优化方案;
11.定改进计划。
控制阶段
12.建立运作规范、实施流程控制;
13.验证测量系统,验证过程及其能力;
14.对实施结果进行总结,规范成功经验,提出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