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基层主管动手实战能力强,但一到写总结就头疼,越觉得难就越怕,形成了“会做但不会写”的惯性。
其实,总结不仅是任务,更是提升管理能力的机会。因为,人的能力常常体现在沟通、操作、分析、归纳和总结,每一项都可以成为优势,而善于总结的人,工作能力不会太差。
功在平时才能厚积薄发,年度总结要从月度总结中训练。试着建立一个格式,只要掌握5个要点,就能写出一份高质量的月度总结。
▪️一、一线主管月度总结的常见问题点
1、内容空洞,缺乏条理和数据
- 问题:内容笼统,没有逻辑,没有具体数据,无法反映实际情况。
- 对策:有格式,先说总体情况,关键指标用数据说话。
2、问题描述不清,缺乏针对性
- 问题:问题描述模糊不清,没有具体的案例或细节。
- 对策:明确指出具体问题,提供详细的背景和影响,便于上级主管了解。
3、改进措施不具体
- 问题:改进措施过于笼统,表述不规范,只有思路,缺操作性。
- 对策: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法和行动计划,明确责任人和预计完成时间。
4、忽略本月亮点
- 问题:只关注问题暗点,忽略本月亮点。
- 对策:提炼亮点,体现团队和个人的进步表现。
5、忽略员工反馈
- 问题:不能反映员工的普遍意见。
- 对策:定期收集并归纳员工反馈,将其纳入总结,体现集体智慧。
6、缺乏反思和建议
- 问题:没有反思和建议,无经验教训和建设性意见。
- 对策:加入反思环节,站在更高一级管理者角度想想,尽力分析问题的根源,总结经验和教训。
▪️二、车间管理月度总结的5个要点
- 1、结论概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开头简明扼要,概述本月做了什么了,目标完成得怎样。
示例:本月车间完成生产任务1300件,订单完成率100%,产品合格率98%,无安全事件。
要点:先讲结论,再说细节,让上级一眼看到重点。
- 2、指标及数据:用数据说话
数据是总结的核心,列出关键指标,依次说明,比如:
- 生产量:完成了多少任务?
- 合格率:产品质量如何?
- 设备利用率:设备运行是否高效?
- 安全事件:是否有安全事故?
示例:本月总产量1300件,合格率98.5%,设备利用率95%,无安全事件。
- 3、亮点与进步:突出成绩
总结不仅要讲问题,还要展示亮点。比如:
- 新工艺顺利实施。
- 员工技能培训效果显著。
- 生产效率提升。
示例:本月亮点:新工艺实施顺利,员工技能培训效果显著,生产效率提升10%,现场5S标准有提升。
要点:亮点是团队努力的成果,不要吝啬表扬!
- 4、暗点与问题:诚实面对问题
诚实反映问题,实事求是面对挑战,比如:
- 原材料供应不稳定。
- 质量异常频发。
- 员工反馈的工作难点。
示例:存在问题:原材料供应不稳定,导致生产计划延误;质量异常频发,需加强过程控制。
要点:问题描述要具体,避免模糊不清。
- 5、改进与建议:提出解决方案
总结的最后,要针对问题点提出改进措施,表达建议与需要的配合资源,请示领导意见,比如:
- 优化员工排班,提高效率。
- 加强质量控制,减少异常。
- 申请资源支持,解决原材料问题。
示例:下月计划:优化员工排班,加强质量控制,申请原材料供应支持。
要点:一事一策,改进措施要具体、可操作,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三、车间月总结示例
本月,*车间完成生产任务单1300件,订单完成率100%,产品总合格率98.5%,设备利用率95%,无安全事件发生。亮点包括新工艺的顺利实施和员工技能培训效果显著。存在问题有原材料供应不稳定和质量异常频发的问题。下月重点优化员工排班和每日计划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抓**问题的质量控制。
总结是复盘,更是规划。写好月度总结,不仅是完成任务,也是提升管理能力的机会。通过结论概述、数据支持、亮点展示、问题反思和改进建议,你可以让总结更有价值,也能让上级看到你的努力和成长。这些管理培训思维来自我在摩托罗拉和开利空调公司的生产管理经历,深知“品质内建”和“班组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