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网络
半年度我们不仅要编制半年度工作总结,采购伙伴们还要实施半年度供应商绩效评估,有些企业采用一年两次,半年度供应商绩效评估只进行交付、质量、技术三个维度评估,有些企业采用全维度的评估包含质量、成本、交付、技术、服务等。
供应商绩效评估不是管理的目的,目的是通过供应商绩效评估实现客观地管理供应商。
今天我们聊聊供应商绩效评估怎么做
一、供应商绩效评估指标
六西格玛有句名言:你设立什么指标,就得到什么结果,换言之,你想得到什么,就设立什么样的指标,管理供应商先从指标设定开始,我们可以总结为七大指标体系:Q、C、D、T、S、A、P
1)质量指标:
质量统计不是目的。统计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表象(质量问题)发现供应商的系统、流程、员工培训、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实施质量改进。质量管理部门,不要以发现质量问题为出发点,要着眼于如何解决问题,避免问题为目标。
2)成本指标:
反映供应商在成本合理性、降本支持力度、商务政策支持等方面的能力,包含降本完成率、定价标准覆盖度、新产品报价响应周期、报价与定价差异率、付款周期等
3)交付指标
反映供应商在采购周期、响应速度、交付准时率的能力,包含的指标采购周期、准时交付率、再计划完成率、寄售/vmi等
4)服务指标:
供应商在售后服务环节的能力,包含配件及时率、反应速度等,包含指标:配件采购周期、库存配件覆盖度、售后响应周期等
5)技术指标:
供应商对新产品的技术支持力度、技术资料完整性、技术整改力度等
6)资本指标:
供应商现金流、资产收益率、库存周转率、短期负债等反映企业资产管理能力
7)员工与流程管理指标
供应商员工的素质反映企业的在产品开发、质量控制、生产效率等综合实力,通过流程判断一个企业管理水平,从供应商流程完善程度和流程的严谨性判断。
以上七大指标需要结合企业发展阶段,有选择地选择,大多数中小企业选择前面五项,规模企业选择全部七项,适合才是最佳。指标设计过于超前,造成评估难度及管理难度。指标过于滞后,不易发现供应商存在的问题
评估权重要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侧重于质量改善,增加质量指标权重;侧重于客户服务能力,提高供应商服务能力权重。这个需要根据不同的企业,企业的不同阶段差异化制定。
二、供应商绩效评估的应用
供应商绩效评估是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开始,通过供应商绩效评估,发现供应商存在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完善供应商管理策略。
供应商绩效评估数据的分析,一定要分品类的进行数据分析,不能搞一锅煮,所有的供应商一起通过数据排序、分析。这就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例如:企业定制化产品注塑件和电子元件中的被动元件。就不能一起对比分析,因为质量指标完全不同,注塑件的合格率是百分比的形式。被动元件的合格率就是ppm。
我们在完成分品类的供应商绩效评估结果汇总后,要进行同比分析,对比去年数据变化情况,要学会动态管理供应商评估结果。从中发现这个品类管理方面出现哪些问题,这个品类下面哪些供应商同我们的品类管理目标出现差距。、并据此制订改善计划和目标,并坚持不懈的执行落地。
供应商绩效评估在很多企业流于形式,因为评估结果应用计划,没能实实在在落地,而是把供应商绩效评估作为应付外部审核的一个资料,供应商绩效评估就成了虎头蛇尾。